主页> 学生励志> 上下学,家长接送不聚集这些学校有妙招

上下学,家长接送不聚集这些学校有妙招

励志人生网 2020-05-20 10:04 学生励志 109次

中原区澜景小学校外,家长保持距离等待学生放学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勤 图

中原区澜景小学校外,家长保持距离等待学生放学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勤 图

  中原网讯 当校园迎来她的小主人,琅琅的读书声、课间的玩耍声,让校园里重新灵动起来。经过一周的复学措施,同学们进校、离校都能按照要求进行。不过,在个别学校门外,依然有混乱无序、扎堆接送孩子的情况。如何避免家长接娃时聚集?5月18日,记者采访了一些小学,他们各自有妙招。

  长江东路第三小学 全员上岗 引导家长接送即走

  放学前10分钟,二七区长江东路第三小学的行政管理人员无论在做什么,都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起大喇叭,奔到校门外,在自己负责的“十米”区域来回走动。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向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喊话”:“电动车请停到马路对面。一年级家长间隔一米等候……现在是二年级家长接孩子……”

  长江东路第三小学要求家长接送孩子采取“按时”“按点”原则。送孩子上学实行分年级进校,不要过早;接孩子放学时“按点”,校门口放学区域马路上的“黄色网格线”是家长等待区,根据孩子所在班级的位置,与之定点相对应。

  为避免接送孩子的家长扎堆,学校每个班级按照6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放学时由老师带到对应的位置。行管人员则引导家长到相对应的位置,第一小组接到孩子,紧接着第二小组,以此类推,一个班用时不超过三分钟。

  郑州钱学森实验学校走读的学生不多

  老师一天查几遍

  昨日早7时许,郑州钱学森实验学校大门外,30多名走读生间隔约一米距离依次进入入学通道,排队进入校门,经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体温,之后分别进入不同的班级。

  “走读的学生不多,很多学生都选择了住校,老师一天检查几遍,要求错时错峰离校返校,进出校门不准扎堆聚集。”一名女孩说。学校要求严格按照规定进出学校,家长把车开到学校附近就得走,学生要保持间隔排队有序进校,整个流程都有老师全程关注指导,避免混乱、拥挤和人员聚集扎堆的情况出现。

  纬五路第二小学

  多方联动,保驾护航

  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每到上学、放学时,校门口都有老师的身影,还有志愿者和交警。

  复学前一天,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召开线上家长会,全方位解读了复学前准备工作、返校流程、体温异常处理办法、不同年级不同时段的上下学时间和复课安排等,还要求家长尽量选择绿色出行,减少校门口聚集等。

  与此同时,金水区交警一大队、金水区综合执法局花园路中队协助,社区人员、家长志愿者、交警在路上对车辆进行临时疏导,接送孩子时要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

  澜景小学 上学放学有序接送

  在中原区澜景小学,每到放学时,孩子们间隔一米排队站在学校门口一侧,家长间隔站在对面一侧,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线。

  澜景小学实行错时错峰入学和放学,家长接送有序进行,避免了校门前的拥堵。来看看学校的小妙招吧。

  妙招一:一、二、三年级的入校时间间隔10分钟,放学时间间隔20分钟。家长提前知晓孩子的入学放学时间,按规定时间按时接送,避免家长接送人流过大。

  妙招二:学校提前规划好接送停车的区域,避免车辆拥堵。每天有值班老师和各年级家长志愿者到接送现场进行指挥、疏导,帮助家长有序接送孩子。

  妙招三:学校提前在校门前规划好各班的等候区域,并按1米间距画上醒目的红点,孩子们按红点站位等候。家长也按照指定的班级区域,间隔1米等候。各班正副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分4队有序出校,带到各班家长等候区前列队见家长。接到孩子后,家长和孩子迅速从等候区后面离校。

  文化绿城小学 接娃不早到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在校学生多,上学、放学需要做的引导工作就更多。学校的家长志愿者发挥了很大作用。每个班都有家长志愿者团队,多则8人,少则6人。每到上学、放学时,他们拿着小红旗,引导家长接送孩子“即到即走”。

  文化绿城小学也实行错时错峰上下学的办法,控制上下学人流量。“我们会告知家长,送孩子不提前,接孩子不迟到。让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走路时保持一米间距,提高孩子自我防护意识。”校长牛保华说。

  郑州市第十三中学 学生1.5米间隔入校

  5月18日6时40分,郑州市第十三中学校门两侧的排队区,已经有学生等待进入校园。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