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创业新闻> 科创板医械时代迎来“时代双骄” 谁更具投资价值

科创板医械时代迎来“时代双骄” 谁更具投资价值

励志人生网 2019-08-30 16:19 创业新闻 111次

  文/凯恩斯,中国十大财经自媒体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财富时代》杂志专栏作家,博客总浏览量超过12亿,微信公众号[凯恩斯]粉丝近二十万。

  心脉医疗与南微医学作为科创板医疗股的首批代表,上市首日分别上涨242.42%、110.70%。在这样的受关注程度以及涨幅下,与其说是科创板选择了心脉医疗和南微医学,不如说是医疗器械时代的来临。2017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根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统计,2007年至2017年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535亿元增长到了4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3.59%,远超全球市场的增长速度。

  现在我国的创新器械时代大幕已开启,也正是这样的需求量造就了心脉医疗与南微医学。两家上会企业同属医疗器械方面的这一细分行业,它们的密集上会,体现了科创板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作为首批登录科创板的医疗器械,心脉医疗和南微医学是何来头?对此,我们从业务布局、营收、销售模式、研发投入等角度展开分析,并简要谈谈市场以及投资者所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

科创板医械时代迎来“时代双骄” 谁更具投资价值

  公司概况,心脉医疗与南微医学

  心脉医疗与南微医学都是医疗器械类公司,但属于医疗器械方面不同的细分领域,从目前已经过会的科创板整体情况来看,在32家生物医药企业里面,医疗器械企业占据了15家,究竟为何这两家企业会率先脱颖而出?我们先看看这两家企业的概况。

  心脉医疗:起步虽晚,但遥遥领先

  心脉医疗成立于2012 年,是港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间接控股子公司,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上海蓝脉和江西心脉:上海蓝脉主要是静脉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销售,江西心脉主要负责公司医疗器械产品的经销。

  心脉医疗专注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单独的成本中心进行预算管理和财务核算,独立开展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南微医学:从主板铩羽而归

  不同于心脉医疗,其实在这次冲刺科创板之前,南微医学已经算得上是一位资本“老兵”。公开资料显示,南微医学在2015年8月25日就在新三板挂牌了,2016年6月14日的时候在新三板退市,之后在2017年5月提交主板IPO申请。今年改为申请科创板,顺利注册。

  一般来说,拟上市的公司如果出现多次IPO或者撤销申请的情况,大概率公司本身存在问题,比如三只松鼠曾经因为被举报而撤销申请。

  为什么南微医学能够再次上市?主要是随着新生产线(止血及闭合类)的开辟,南微医学的业绩进入了快车道,2017年净利润达到1.12亿元,2018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2亿元。于是,公司信心百倍地冲上了科创板。当然,能在32家生物医药企业、15家医疗器械企业里面率先脱颖而出,主要取决于企业产品的独特性。

  投资价值,核心技术与业务布局

  心脉医疗和南微医学都有各自的核心技术,在业务布局上也不一样,但是都各具市场,各具投资价值。下面来看看这两个公司的投资价值。

  心脉医疗凸显龙头效应

  在科创板上市第一天涨幅最大的要属心脉医疗了,龙头效应开始显现。心脉医疗的产品覆盖主动脉和外周血管介入两大领域(如图1所示),上市科创板的心脉医疗正是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的典型企业之一。

图一 心脉医疗产品主要覆盖两大领域

图一 心脉医疗产品主要覆盖两大领域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心脉医疗在我国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为26%,排名仅次于美敦力,且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脉医疗是我国主动脉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

  当然龙头企业的实力必须强大,不仅仅在国内数一数二,在国外也要占据一定的市场。截至现在,心脉医疗已有9款产品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覆盖国内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700多家医院,并已出口至南美等地区。

  既然心脉医疗的产品这么具有不可替代性,那么,它的业务如何?

  主动脉支架系列产品是心脉医疗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16-2018 年,公司主动脉支架类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7.98%、81.18%及82.21%,保持相对平稳,是公司的主要产品类型。作为具备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国产品牌,公司在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市场拥有相对较高的市场份额。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