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创业新闻> 大学生创业咋突围?要学会借三种“力”

大学生创业咋突围?要学会借三种“力”

觉醒吧 2019-03-09 09:07 创业新闻 199次

成功和失败是整个创业生态链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有人成功,就一定会有人失败。

虽然在创业世界中,失败被认为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但是没有人想要失败。为了增加大学生创业突围可能性,记者从相关创业数据和相关创业政策,以及投资人、成功创业者和创业导师等多个角度出发,试图为创业者们找到一些建议。

自由自在系大学生创业首要原因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有近九成大学生考虑过创业,26%的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与2016年相比,上升了8个百分点,其中有3.8%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

在创业动机上,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追求“自由自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占比31%。有18%的大学生创业是想“实现个人理想”,26%的大学生是抱着“赚钱”的目的开始创业。

“创业开店在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做其他事情,我对这样的工作、生活状态挺满意。”去年毕业的周瑶在重庆大学城熙街开了一家服装店,店铺营业时间随着学生放假而定,每年有近4个月的空档期,目前店铺每月利润略高于大学生就业者平均水平。

自由自在创业的还有“囧游部落”创始人杨世豪,他表示,因为目标客户全是大学生,所以在大学生旅游淡季的时候不能成团出行,“囧游部落”一般就全员放假或者帮其他旅行社代销。“能工作赚钱维持生活,还有几个月淡季可以休息,这成了公司成员的福利,也是吸引新员工的法宝。”

我市在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1657个

近年来,高校毕业人数屡屡创下历史新高,从2011年的660万人,到2017年的795万人,今年更是预计达到820万人。

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高校学子选择了创业这条路。据麦可思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例占毕业总人数比例的1.6%,到2017届上升到3.0%,超过了20万人。

目前,各级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力图通过与高校、社会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创新,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

以重庆为例,为加大扶持大学生群体创业,重庆市实施了多项政策:一是出台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认定和管理办法,基地最高可获得200万元奖补资金;二是向高校毕业生等10类群体发放个人最高1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200万元的贴息贷款;三是实施“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四是建设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人才测评、创业培训、创业扶持、信贷融资等“一站式”服务;五是开展创业培训。

记者了解到,在政策加持下,目前我市已有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12家,其中重庆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市当前在孵化项目共4958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占33.4%,有1657个。另外,我市还发放创业贷款8300万元,并发放资助金2015万元资助了715个项目。

多重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了创业意愿,多方扶持,助推大学生创业。

支招

成功者说:想办法补上问题环节也许就能活

作为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科大讯飞是中国高科技创业公司成功孵化的代表性企业,是当下中国人工智能概念股的龙头企业。

在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看来,创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热爱的事业首先要有长期心态。他表示,任何新技术,都有一个基本的趋势图,从概念导入到成功的商业模式探索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创业者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资人,要面对现实,快速调整商业模式。”他指出,创业者千万不要因为某一个时期的痛苦或者收入没有到达,就放弃,而应该打开整个产业链,看看到底是技术市场管理还是商业模式哪个环节有问题,想办法把这个环节补上,或许就活过来了。

在管理上,刘庆峰称,技术是核心,人才是核心中的核心。科大讯飞自2008年上市以来,公司总监以上的30个核心成员没有一个离职,人才总流失率每年不到1%。刘庆峰说,留住人才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公司发展的成果,例如通过期权计划惠及多位员工。

另外,他指出,创业者还要有战略耐性。“很多创业者都以为今天创业,明后天就可以挣大钱,拿到融资,然后迅速上市,其实这是很难的事情。”刘庆峰说,创业路上,不妨做好心理准备,顶住压力,随机应变,踏踏实实地做产业,期待“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刻。

投资人说:通过自己的性格选择合适创业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