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创业新闻> 双11深度复盘:阿里、京东、拼多多谁是赢家?

双11深度复盘:阿里、京东、拼多多谁是赢家?

励志人生网 2019-11-14 16:22 创业新闻 146次

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出品 文|易典

2007年,声名赫赫的资本大佬、花旗集团前首席执行官Chuck Prince说:“But as long as the music is playing, you’ve got to get up and dance.(只要音乐响起,你必须站起来跳舞。” 这句采访时的率性之言成为金融界金句,常常被学者和媒体引用,形容2007年前后华尔街的盛世狂欢。

十多年过后,花旗掌门人的评论可以原封不动搬到中国。双11是一场消费主义的豪门盛宴,从平台到商家到消费者,“只要音乐响起,你必须站起来跳舞。” 双11已上升为全民购物节,爱也好,恨也罢,裹挟其中,无处可逃。

2019年双11“电商大战”刚刚落下帷幕,这似乎是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

图注: 全网销售总额再攀新高,较去年双11增长超30%(来源:东兴证券研报)

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超2684亿元,比去年增长25%;京东双11累计下单金额超2044亿元;拼多多“没有更多数据”,但“售出的新款iPhone手机超过40万台”。心满意足、买到手软的消费者,前后紧张了一个多月的店家,奋战在第一线的各大电商平台,全都松一口气。

图注: 各大电商平台双11交易额占比,排名前三的为阿里、京东和拼多多(来源: 东兴证券)

自2009年天猫第一次推出双11购物节,到如今已经整整11年。一年比一年更加复杂的优惠方式,一年比一年时间拖得更长的战线,一年比一年声势浩大的宣传,以及每年打破去年纪录的交易额。

中国创造的双11已悄然进入“深水区”。

“深水区”里有什么?有看不见的资本推手,有广告投放的流量之争,还有各大电商之间不能明说的激烈竞争。

每家电商都在汇报“双11成绩单”,但“成绩单”和财务数据不同,没有统一口径,没有强制信息披露。交易额再攀新高背后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发放了“百亿补贴”,数据是否有夸大?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花了多少钱?

凤凰网财经翻阅了阿里、京东和拼多多的近千页财务报告,采访了多位商家和普通消费者,试图梳理三大巨头的“排兵布阵”。不仅要看“电商大战”的功败垂成,更要看到每一年的大胜仗背后与日俱增的销售费用、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走向趋同的营销模式。

01

阿里:率先进入“深水区”

双11前夕,国金证券发布了电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我们认为,后马云时代的双十一将在阿里手中变得愈发复杂。无论从前台面对用户的营销玩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是后台阿里小二的 KPI 考核维度,都体现出阿里对双十一的倚重程度越来越大,“双十一”已从单纯的商品促销日变成多方利益协同和博弈的战场。

“复杂”,是不少消费者提到的关键词。

一位正在忙着新房装修的白领张小姐给凤凰网财经看了她的“备战双11小抄”,半本笔记本已经记满了。“为了搞清楚这些规则和优惠,我每天晚上都在研究做功课,已经研究了两周。”

这位高学历的网购爱好者感慨:“今年双11的算法真是太复杂了,像做应用题。”

她准备在双11购买一些家电,例如空调和热水器。“不要说每个品牌优惠不一样,甚至连同一个品牌不同型号的空调优惠方式都不同。”

做了两周功课后,她如数家珍:“xx品牌旗舰店的这款空调是预售,功能差不多,价格稍便宜的另一款就是第一小时减500元,还有的是前两百名送赠品。然后店铺还要凑单领优惠券,有的大额优惠券也要上闹钟秒杀,一环扣一环。领完优惠券,还要算算怎么凑领跨店津贴(满400减50元)最划算。” 她指着还有半本空白的笔记本,提到“如果抢到了赠品一定要记下来”,因为不是一起发货,而是在双11之后公布赠品中奖ID,再联系客服报上地址,才能收到赠品。

然而做了半本笔记,在11月11日零点,早早做好准备的张小姐并没有抢到“仅限前100台”的5折优惠。“零点时网络有点卡顿,我刷新了一下,再进去就不是优惠价了。”错过了大额优惠,张小姐颇为沮丧。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