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励志人物> 尊德性道问学 致广大尽精微

尊德性道问学 致广大尽精微

励志人生网 2019-05-08 00:04 励志人物 200次

  七卷本《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是中华书局1984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一项文化建设工程,收录上起先秦、下迄五四时期的历代文学家,按照时代先后各卷独立成书,计约千万字,是中国文学家传记资料与著述资料的集大成之作。1996年8月,李时人教授接受中华书局邀请,着手编著《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历经20余年披沙拣金、辛苦耕耘,辞典今年1月终于面世,凡160万字,收3046名明代作家。

  穷尽史料 摸清家底

  本着“求全”“求实”原则,辞典对明代作家、明代文学作品试图进行全面的搜集与整理,综合明人总集(选集)、别集、笔记、方志、金石及正史等多种历史文献,最终考索出明代作家2万余人,再通过对作家的文学成就,包括创作和影响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最终遴选出3046人入编。其中,以诗文创作为主的作家2841人,以小说、戏曲创作为主的作家205人。全书以作家姓名立目,对作家生平经历、文学活动及其著述情况、历来对作家文学成就的评价,以及作家生平事迹的主要资料来源等给予全面述介。辞典中尽可能列出每位作家的全部著述,包括文学作品以外的经、史著述及笔记、杂著等,即便是已经散佚但曾有记载的著述,也在叙述中适当提及。

  编者对明人诗文别集的数量及其存世别集进行了考证,初步核定至少还有3300家明人诗文别集收藏于国内外图书馆中。在这3300家明人诗文别集中,《千顷堂书目》存世大约有1734家(其中著录5207位明人的诗文别集),《明史·艺文志》存世大约有715家(其中著录1188人的诗文别集),辞典另辑得的851位明人的诗文别集分藏于国内以及日、韩、美等国图书馆和博物馆中,大体摸清了明代作家、作品的“家底”。

  考证精微 方便检索

  辞典的最大贡献是对所收录作家生卒年、占籍、作家著述目录进行详细精准的考证。

  辞典对作家的生卒年尽可能做到考证准确,纠正以往有些工具书因阴历、阳历换算出错的问题,如祝允明,多标注其生卒年为“1460—1526”或“1460—1527”,实其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初六(1461年1月17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1527年1月28日),正确标注应为“1461—1527”。

  对于占籍比较复杂的作家,辞典按照一定原则予以确定。如孙一元,字太初,号太白山人。自称秦人,或曰蜀人、明宗室安化王之后,因祸变姓名,盖因其踪迹诡异,当时即莫知其详也。尝栖太白山,又西上华山,南入衡,东登岳,足迹半天下。因长兴吴珫之招,南下买田霅水,就婚于施氏,遂寓居于湖州,与吴珫、刘麟、陆昆、龙霓诗酒往来,称“苕溪五隐”,又多与杭州、吴中等名士交。正德十五年(1520)卒于湖州,年三十七。虽然崇祯五年(1632)贾鸿洙辑刻陕西地方诗文集《周雅续》卷七录其诗132首,但据其主要生活于湖州,又终老于斯,故将其列入湖州。

  “作家现存全部著述目录”,是指列出该作家现存全部著述目录(注明收藏地点),按传统经、史、子、集先后排列,注明版次,也包括今人所作明人诗文别集、全集之标点整理本亦一并列入,小说、戏曲主要收影印本。尤需强调的是,编者对有些重要的别集版本源流进行了详细考证。“作家现存全部著述目录”“作家主要传记资料目录”,在以往辞典编纂体例中并无要求。编者坚持这样做,是力求尽可能将掌握的资料加以罗列,以方便研究者检索使用。

  筑牢基础 扩展研究

  学界一般认为,20世纪以来明代诗文研究最大的问题,是对作家的考察和在文献资料整理方面不尽如人意,进入研究者视野的不过三四百人。左东岭曾撰文指出,“相对于其他朝代的诗歌文献整理,明代可能是最不令人满意的。至今为止不仅没有《全明诗》的出版,也没有明代诗文别集的目录出版,甚至不知明代究竟有多少诗文作家与诗文别集,学界目前能够使用的还是钱谦益《列朝诗集》与朱彝尊《明诗综》所记载的诗人数量”。

  辞典编者不仅考索出明代至少有3300余位作家有诗文别集存世,而且在辞典基础上又编写了三部工具书《明人著述总目(稿)》《明人诗文别集叙录(稿)》《明代作家分省名录(稿)》,力求最大限度占有历史文献资料,使明代诗文研究的资料问题向前迈了一大步。

  编者认为,目前明代文学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不少研究者先验地将一些“流派”看成有稳固成员的“作家群体”,并假定每个“流派”均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创作理论,其成员创作也大体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并因此呈现出大体相同或相近的风格。这种情况在郑振铎先生1932年首版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平朴社出版部)中就已出现,后来逐渐形成一种明代文学史、诗歌史著作撰写的模式。这类著述的问题是可能掩盖明代诗文研究的一个巨大不足,即我们并未对明代诗文作家及其创作进行过全面的考察研究。辞典收录以诗文创作为主的作家2841人,后人公认的几个诗文“流派”显然不能完全囊括这样多的诗文作家。编者主张,要想推进明代的诗文研究,应该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内,从最基本的作家、作品的考察、研究做起。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