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励志故事> 同题报道绍兴:枫桥经验发源地的检察建议故事

同题报道绍兴:枫桥经验发源地的检察建议故事

励志人生网 2020-10-11 10:02 励志故事 61次

  

同题报道绍兴:枫桥经验发源地的检察建议故事


  用好检察建议这剂社会治理良方

  浙江省绍兴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翁跃强

  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的检察机关,一直以来我们主动将“四大检察”融入“大治理”格局,更是将检察建议作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让这剂良方在推动法治建设、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样本,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增光添彩、保驾护航。

  调查核实+智慧检务,检察建议精准发声。一份合格的检察建议须分析精准、建议专业,才能得到被建议单位的接受和采纳。没有调查就没有话语权,探索建立检察建议调查核实机制,通过向当事人了解情况、咨询专业人员意见、现场走访查验等方式“精准把脉”、靶向发力。充分发挥自主研发的“绍兴智慧检察监督平台”,依托该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发现类案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助推提升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最强保障+最广支持,检察建议强化刚性。今年以来,绍兴市检察机关借力党委、人大、政府等的支持,切实凝聚合力。借力最强保障,争取最广支持,推动市委出台《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细化制定14项配套机制,推动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推动市政府出台浙江省首个支持行政检察工作的意见,召开浙江省首个地市级府检联席会议,将各部门落实检察建议纳入多项考核体系、督察内容,扩大检察建议“权重”和话语权,把检察建议做成刚性、做到刚性。

  “枫桥经验”+检察担当,检察建议大有可为。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更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切实扛起“枫桥经验”发源地的检察担当,深入研究案件背后存在的社会治理问题,及时制发高质量检察建议,共同探索金融风险、治安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破解方案,切实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今年以来,绍兴市检察机关已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64份,形成了“双赢多赢共赢”的法律监督新格局,取得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良好效果。

  绍兴越城:擦亮古桥“金名片”

  

同题报道绍兴:枫桥经验发源地的检察建议故事


  对古桥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取证

  “以前泗龙桥的桥头上堆满了垃圾,现在都清理干净了,这才是绍兴不可错过的古桥风景。”国庆节前夕,绍兴市越城区检察院开展古桥保护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一位住泗龙桥附近的居民对前来实地勘查的检察官这样说道。

  小桥流水人家,流觞曲水石桥。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绍兴被誉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更有八字桥、广宁桥、光相桥、迎恩桥等13座古桥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该院在调查中发现,辖区内多座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除自然侵蚀外,还存在修缮不及时、保护不足、监管不力等情形。如,迎恩桥两头筑有围墙,桥面杂草丛生,有烧火痕迹及大量生活垃圾,文保单位的标志被杂草遮挡;泗龙桥护栏有多处损坏,有涂写痕迹,桥面和桥下有生活垃圾……

  针对这些情况,该院向负有监管职责的区文广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严格履行文物保护的监管职责,加强对文保单位的日常监管,对辖区内的文保单位进行排查,依法查处文物违法行为。检察建议发出后,区文广局高度重视,拟定落实检察建议的初步方案,并赴该院共同商讨如何加强对古桥文物的保护工作。

  在该院的建议下,区文广局组织力量对辖区内80余处古桥文物开展排查,会同属地政府制定修缮、监控方案,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并组建起一支140人专群结合的业余文保员队伍。此外,区政府还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越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了全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

  “古桥文物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将持续跟踪检察建议的落实情况,让绍兴古桥这张‘金名片’熠熠闪光。”该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任小宝说。

  绍兴上虞:掀起骗保整治风暴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